近年来,市妇联在“机关联基层”工作中,聚焦“四联”(即:聚焦党建引领联出组织新活力、聚焦产业发展联通村民致富路、聚焦关爱帮扶联出村民一家亲、聚焦职能优势联出村民新生活)着力为基层服务,与党建帮扶联系点---钟山区月照街道金钟村共谋发展,深入推进党建引领乡村振兴。
一、聚焦党建引领,联出组织新活力
一是协商共建,巩固党建联盟。将机关联基层工作做深做实,每年适时与金钟村党支部召开共建联席会2次,共同商量、共同谋划、共同协商解决工作中遇到的热点、难点、重点问题。制定《六盘水市妇联党支部与金钟村党支部共建工作计划》,明确具体措施8项,真正实现让支部连起来、党员动起来,不断推动两个支部携手共进、共同发展。
二是组织共建,搭建交流平台。以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为契机,认真对照建设标准,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和特点,突出重点,把握好、推动好联建内容,确保联建取得实效。以联合学习理论、联抓党员教育、联手服务群众、联心共同发展为主要内容,推动党员学习共同进行、党员教育共同组织、党员活动共同开展,形成双方优势相互借鉴、党员综合素养相互提高、支部工作共建共发展的良好格局。共同开展“三会一课”、主题党日活动等26次,覆盖党员300余人次。
三是队伍共建,带优管理水平。坚持把“建设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模范机关”作为实施“机关联基层”的出发点和落脚点,选派1名班子成员长期在村轮战、1名驻村队员真蹲实住,为村党支部带去新理念、新经验、好作风,通过手把手传授经验,帮助理清发展思路,带优管理水平。轮战干部、驻村队员工作期间,帮助村“两委”班子建设和后备人才培养,强化村党支部的政治功能、服务功能、发展功能,加强党员发展和后备干部培养。以院坝会、群众会、小喇叭、入户等形式宣传中央和省委、市委历次全会精神以及关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相关政策,积极指导并参与疫情防控工作,参与卡点值守200余次,协调价值1万余的防疫物资支持疫情防控。
二、聚焦产业发展,联通村民致富路
一是强化示范引领,推动旅居产业发展。坚持把联系点产业发展作为“机关联基层”工作的根本任务,结合金钟村交通便利、环境舒适、区位优势明显等特点,积极引导村民利用闲置房屋发展乡村民宿、农家乐等旅游产业,重点指导培育金钟村彝家大院农家乐,2018年该农家乐被省妇联评为“贵州省巾帼示范农家乐”,并带动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钟泉山庄、蜀黔旅店、星云酒店、丰源山庄、四兴苑柴火鸡等农家乐餐饮、旅店等10余家,目前有客房188间、床位305张,年接待来自重庆、湖南、四川、江西、广东等休闲避暑人员1000余人次。
二是强化协调联动,助力发展带动就业。充分注重妇联“联”字发挥,组织发动市巾帼商会和辖区企业为金钟村捐款4.3万元,美化村民庭院环境,重点将沙坡组、金钟组打造为钟山区小康菜园的示范点,巩固脱贫攻坚成果、丰富村民餐桌品种,发展“边角经济”。建立贫困户劳动力台账和就业台账,摸清贫困户就业需求和就业愿望,搭建就业平台,引导百姓就近务工就业;协调辖区美味园食品有限公司、世翔商砼公司等企业吸纳金钟村40余名劳动力就业,帮助劳务输出就业300余人。争取省妇联4万元经费培育美味园食品有限公司成为贵州省巾帼示范基地支持,助力企业更优发展,带动更多村民就业增收。
三是强化资源盘活,助力集体经济积累。围绕村集体经济发展带动致富的思路,以市场为导向,盘点资源、资产、资金等要素,全面盘活村集体闲置资产,引进产业项目,将金钟闲置的48个大棚以4.8万元/年的价格出租给企业养鸡,将金钟村六威项目部遗留的场所以5万元/年的价格出租食品加工企业,每年实现经营性收益28万元,进一步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。
三、聚焦关爱帮扶,联成村民一家亲
一是着力关爱慰问,为困难群众送温暖。每年充分利用春节、六一、七一、重阳等时间节点开展走访慰问帮扶活动,为金钟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党员、退伍军人、留守、困境未成年人送去慰问金及米、油、牛奶、食品礼包,为少年儿童点亮“微心愿”,累计开展慰问300余人次,切实把党委、政府的关怀送到身边;积极争取残联支持,为5名家庭困难的残疾人协调电动残疾轮椅,解决出行难题。
二是着力排忧解难,为基层百姓解难题。为解决广大村民及学生出行困难问题,巩固脱贫成效、助力乡村振兴,推动金钟村长远发展,吸引更多游客、企业入住,通过历时两年的不懈努力,市妇联多渠道协调市交通局、市公交公司及钟山区等相关部门,2021年1月,31路、32路公交车开进金钟村,2021年9月延伸至玉顶村,解决了周边6000余名村民及学生的出行难题,进一步推进了城乡一体化进程。
三是着力资源整合,为妇女群众办实事。组织市巾帼商会女企业家到金钟村开展春节、六一等节日慰问活动6场(次),以歌舞、小品、知识抢答等演出形式开展庆“三八”文艺演出活动,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,激发主动参与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。积极争取大连妇联1.2万元“阳光春蕾”助学金,帮助金钟村20名贫困女童。协调市妇幼保健院连续2年在“三八”期间为金钟村低收入妇女免费开展“庆三八两癌义诊活动”,开展乳腺癌、宫颈癌防治知识培训,免费为参加活动的妇女筛查乳腺癌、宫颈癌,切实关心关爱妇女群众。
四、聚焦职能优势,联出村民新生活
一是实施“妇”字号行动,居家整洁蔚然成风。把金钟村作为“三新一清洁”行动(新农屋、新庭院、新生活,乡村清洁行动)的试验田,组织市妇联党员干部、巾帼志愿者,联动驻村工作组和村组干部,深入村组开展文明卫生知识宣讲、家政技能培训4场300余人次,发放价值2万余元的洗洁精、围裙、毛巾等清洁用品,评选“三新一清洁”示范户60户,指导帮助村民整治室内室外和个人卫生,实现公共区域干净清洁、农户室内室外整洁有序,村民的文明卫生意识明显提升。
二是擦亮“妇”字号招牌,家庭文明深入人心。做好“家”字文章,发挥“妇联+”作用,广泛联动社会各界力量,发挥妇女在家庭生活中的作用,着力促进家庭文明建设。联合市司法局、公益律师团队围绕《反家庭暴力法》《家庭教育促进法》等内容,开展专题法治宣传普及活动,不断提升村民的法治家庭理念。依托妇女之家、儿童快乐家园,组织巾帼志愿者开展“幸福家”家庭家教家风讲座及“小桔灯”亲子阅读等活动20余场次,厚植家庭文明理念。注重发挥榜样的示范带动作用,积极开展特色家庭创建,涌现了一批先进家庭典型。金钟村于2019年成功获评“贵州省文明家庭创建省级示范点”。
三是丰富“妇”字号内涵,幸福生活更有保障。坚持把妇女群众的思想引领贯穿于“联”的各方面、全过程,组织市妇联党员干部深入金钟村妇女群众身边,开展政策理论宣讲20余场(次),凝聚起创造美好生活的巾帼力量。组建巾帼志愿服务队,围绕家庭教育、妇女健康、妇女创业就业、妇女儿童维权等方面,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0余场(次),大力弘扬新风正气,推进移风易俗,展现幸福生活的新气象。推动将孝亲敬老爱幼、保障子女教育、做好邻里团结、严禁早婚早育、非婚生育和包办婚姻等“妇”字特色鲜明的内容写入村规民约,强化自治管理,给村民的幸福生活提供了有力保障。